文件下载★★★★★

川文理团〔2010〕12号

时间:2010-06-21 作者: 来源: 阅览次数:3150次 【打印】

川文理团〔2010〕12号


关于开展201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院内各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两个加快”的伟大实践,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四川省教育厅、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学生联合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学院党委决定组织开展2010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服务“两个加快”  建设新家园
    二、活动内容
   1. 开展大学生科学发展观实践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深入灾区、农村、社区,结合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策和基层发展的实际情况,围绕我省、我市发展面临的环境生态制约,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和现实紧迫性,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宣讲四川推进“两个加快”的重大决策和战略意义,帮助群众深刻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唯一正确性,深入了解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的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大力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营造推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四川的浓厚氛围。
    2. 开展大学生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活动。结合留守的农民工子女的现实需求,依托乡镇活动场地、农民工子弟学校、农民工聚居地、留守儿童多的村镇学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重点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切实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减轻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帮助留守学生过一个愉快、充实的暑假。探索建立长期帮扶机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倡导全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学生,为他们分忧解难。针对留守学生所在农村中小学师资不足、教育水平偏低的状况,提供教师培训等切实有效的服务。
    3. 开展群众心理抚慰和“爱心助孤”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定点包片、流动服务、轮流接力等方式开展群众思想工作。积极开展大学生和灾区中小学生“手拉手”结对、“感恩自强,放飞希望”团队活动,全面活跃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构建青少年精神家园,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长成才。重点抓好 “三孤”人员的陪护和慰问工作。组织志愿者陪同结对“三孤”人员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做一次家庭访问、开展一次心理调适、做一次常规体检、逛一次街、看一场电影(电视)。组织小分队有计划地深入“三孤”人员集中安置点、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孤儿院、分散安置和单独居住的“三孤”人员家里开展文艺巡演,宣讲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丰富“三孤”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4. 开展慰问援建人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灾区,慰问省外援建人员,为他们开展一次文艺演出、一次志愿服务、一次慰问活动、一次交流访谈,深入了解援建人员的需求和困难,主动关心和服务援建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向援建人员介绍四川的风土人情,赠送书籍、影碟等慰问品,丰富援建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向援建人员及家庭成员写一封感谢信,寄一张感恩贺卡,向援建人员子女赠送学习用品,邀请他们来川参观交流,帮助他们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暑假。
    5. 开展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活动。发挥群团组织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用,组织大学生文艺骨干、大学生业余文艺演出队,精心编排一批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灾区、农村巡回演出,组织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在物资、师资等方面为基层群众开展自发文艺活动提供支持和指导,扶持、帮助基层农民艺术团体,培训一批乡村文艺骨干,帮助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宣传科学知识。
    6. 开展大学生骨干挂职服务活动。集中组织大学生骨干到社区、农村、灾区进行挂职锻炼、志愿服务,在参与当地受灾群众和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过程中,深入了解基层情况,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把组织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作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环节,使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7. 开展大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活动。围绕我省“两个加快”总战略和达州市的发展规划,组织大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多方面的志愿服务;特别是要鼓励大学生将科技创新成果、创业计划项目带出校门、带进企业、带向市场,在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创业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学生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专题调研,获取关于当前我省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影响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提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办法及建议,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三、活动方式
    1. 分层组队,突出重点。院团委和各系党总支要坚持就近就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按照活动内容,结合学院实际组织团队。学院将组织一定数量的、规模适度的重点团队,并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服务团队和全省重点服务团队。形成省、院、系团队梯次。
    2. 务求实效,鼓励联合。组建学生服务团队、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促进社会实践基地化,项目化、专业化、经常化;鼓励跨专业、跨年级、跨学院联合申报组队,实现专业优势互补,突出我校学科特色,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工作要求
    1. 高度重视,科学领导。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学习领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具有重要作用。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制定详细、周密、安全的措施,明确职责,加强领导,确保活动圆满成功。各系要根据活动总体安排,结合本系专业特点和学生具体实际,统筹兼顾,特别加强对自主选择社会实践地或项目的学生的指导、帮助、监督和管理。
    2. 突出特色,不断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单位要结合自身情况,精心组织,突出特色,抓好亮点,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并作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力争使每一个在校大学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为期一至两周)以“三下乡”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各单位要加强创新,精心设计社会实践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确保社会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要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作为学生长期锻炼的平台。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建设情况将作为推荐全省、全国重点服务队和社会实践活动评选表彰的重要依据。
    3.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社会实践单位要将举行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作为重要的宣传和教育方式,将营造氛围和加强宣传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安排专人负责社会实践的对外宣传工作。各学院要积极撰写稿件,充分利用报纸、电台、广播、网络等媒体开展宣传工作,有条件的可邀请新闻单位随队采访,及时报道典型事例,大力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扩大我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
    4. 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各系和社会实践队要在活动中不断借鉴先进做法和好的活动方式,要保持畅通的联系,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在活动后要总结经验,并通过举办“实践归来话成就”主题交流会、汇报会、活动事迹图片展等方式促进交流提高。学院将根据各社会实践队具体活动开展情况,评选表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优秀志愿服务队、先进个人、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社会实践论文。

                                                          教务处            院团委
                           
                                                                2010年6月17日


主题词:大中专学生  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  通知
共青团四川文理学院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6月17日印发  
                                                                        (共印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