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国哀日,我院藏族学子为灾区同胞举行募捐活动

时间:2010-04-23 作者: 来源: 阅览次数:4115次 【打印】

    昨天是4..21国哀日,举国上下同为玉树遇难同胞缅怀哀悼,上午十点半下课后,回到寝室,打开电脑收看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看到全国都在举行各位形式的哀悼活动,学校也在积极组织相关募捐活动,而我作为一名藏族学子,却没有什么实际行动,这让我感到很惭愧,同时一个想法也在心中萌发起来。于是给学校平时比较活跃的藏族同学群发了短信,商量在今日举行由藏族同学牵头的募捐活动,几分钟后,尕让措姐回了电话,共同初步商议了一下活动的细节,然后在寝室楼下碰面,并约上藏族同学秦玉超,拉姆,汶川同学胡伟商量具体细节,决定分头行动,我们三个男生负责制作展板和倡议书,女生负责募捐箱的制作,大家穿好我们的民族服装,两点半在学校教学楼门口集合,进行募捐活动。接下来两个小时,大家顾不上吃饭,马上展开了各自的任务。胡伟,秦玉超负责买宣传纸,笔。我负责联系人帮忙写倡议书和写宣传海报。两点半左右,终于大功告成。

    这期间不断有收到短信的同胞,打电话来表示愿意随叫随到,为这次活动出力。两点半时,大家在侧门口集合,这时候才发现,很多我忘记联系甚至一些不太熟悉的同胞都来到了现场,表示愿意积极投身到这次活动中,其后又有更多的同胞加入到了这次行动中,看到如此多的同胞积极出钱出力,当时真的非常感动。大家下午有课的集体请了假,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募捐活动中来,考虑到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大家商量把笔记本电脑和音响弄来,播放和这次地震相关的音乐,以配合整个募捐活动。我和廖正凯则拿上募捐箱,准备去行政楼,找学院领导老师募捐,路上遇到一位老师刚好下车,立刻上前表明我们的意图,请求他为灾区同胞献上一份自己的爱心,这位老师听罢,捐出了50块钱,将到行政楼门口时,遇到几人正在施工工地进行检查,我们表明来意后,那位先生竟然捐出了200元,让我俩大受鼓舞,感激万分。刚进行政楼,我们找到了团委王晶老师,她对我们的募捐很支持,但同时提到我们在老师工作期间进行募捐,可能会打扰到他们的工作,老师的话一语惊醒了我们,于是决定仍旧在教学楼进行募捐。然而来回十多分钟就募集到250块钱,仍然让我们很欣慰。其后,藏族同学纷纷首先捐款10-100元不等,表示了对灾区同胞的一份心意,这时候通过聊天我们才知道,今天其实各系都开始举行募捐活动,我们这次行动和学校有冲突,估计效果不大,我们只希望募捐金额能过1000就好,然而接下来的情况,在我们全体同胞的努力下,和预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奔走呼号,恳请全校师生为灾区同胞奉献一片爱心,整个下午几乎都没有什么休息,到最后甚至连说话都困难,天道酬勤,4261.1元的数目证明了大家的努力是有收获的。这期间有几件小事让我很感动:1.学校仅有的几位外籍教师在得知我们的意图后,分别捐款200,100元不等,体现了国际友人对灾区同胞的深切关怀。2.藏族同学们很多本已在班上,系上都已捐过款,今天在我们自发组织的募捐活动上,再次捐出了对于学生来说数额不小的款项。3.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我们的努力后,纷纷慷慨解囊,然且在我们询问是否留名时,纷纷谢绝。一位同学在捐献40块钱,我表示感谢后,他说道“同胞,我也是藏族,要有什么能帮忙尽管开口,以前疏于联系,实在抱歉。”

    五点半左右,大家分成两批队伍,一组人在原地留守,等待还未放学的同学奉献爱心,另一组人则在食堂门口再次建立一个募捐基地,进行募捐。七点半时,大家在教学楼门口集合,决定到学校三舍和九舍后的校外餐饮经营地区,找那些店主再次进行募捐,这次行程发生的一些事让我感慨颇深,刚走到三舍后时,是许多的小摊贩在经营,他们平时的生活也很艰苦,我们在犹豫是否向他们进行募捐,最终大家还是建议,让我把募捐的意图向他们表明一下,总之,钱不在多少,大小是份心意。当一番陈述后,竟纷纷踊跃捐款,表示“汶川大地震时候,别人帮助过我们四川人,现在是该我们回报的时候了."让我们感动不已,同时接下来个别平时生意异常红火的店主,这时候却显得十分吝啬,让人唏嘘。夜晚九点过,我们十余人,找了一间教室,互相监督,在公开公正的情况下,把今晚所有募集到的资金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并且商议如何捐赠这些募捐款项。考虑到这些钱是全校师生共同募捐所得,我们在捐赠后要向大家有所交代,于是决定在明日一早,由扎西,尕姐,秦玉超和我四人把钱亲手交到当地红十字会,让他们出具证明。

    22日一早,我们一行四人冒雨赶往市政府大楼红十字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热心接待了我们,并对我们文理学院师生的善举表示衷心的感谢,根据我们的要求,将把这些捐助款项寄给灾区用于医疗救助。至此,这次募捐活动也算圆满的划上了句号。

    玉树不倒,青海长青,我们文理学子和灾区的受难同胞永远在一起!

                                                          (供稿:中文系08级3班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