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震灾区留守学生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09-11-10 作者: 来源: 阅览次数:3571次 【打印】

    关于一般留守学生的调研已有很多,有些还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推动着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然而对于特殊留守学生的研究却并不多见。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受灾惨重的广元市,各方面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其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共青团四川省委组织的为期十二天的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谈话交流、互动感受、查阅资料等方式,获取了广元市利州区留守学生生活第一手资料,对当地留守学生的教育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以下就是我们所搜集整理的资料,并据此提出了几点思考,期望能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改善他们的教育空间和条件,提高教育成效。
    一、利州区留守学生的基本状况 
    广元市利州区地处四川北部山区,幅员面积1492.55平方公里,辖7镇3乡8街道193自然村,总人口46.2万,其中农村人口20余万人。留守学生1.7万余名,其中双亲外出的就超过了1.1万。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该地区留守学生觉得社会不公平且对生活不满的占15.1%,觉得身边的人不太关心自己的有37.6%,遇到困难时有39%的同学只能自己解决,超过一半的同学对自己信心不足(55.3%),感到内心有压力的有58.2%,成绩中等及以下的就占到了近70%,他们大多数非常想念自己的父母(71.3%)。
    二、当前灾区留守学生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震前当地经济落后,教育水平较低,震后该区的留守儿童问题,因为先前工作的突然中断,再加上灾区重建等新问题的出现,呈现出暂时的真空期,总的来说,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
    1.品德教育出现缺失。这是留守学生的普遍问题之一,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长期远离子女而产生负疚感,他们习惯于选择物质补偿,对他们身上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惯采取容忍态度。留守学生在价值观、道德规范以及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缺乏应有的指导,加上隔代教育的许多弊端、农村环境的特殊性,一些留守儿童在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上极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沉湎于网络游戏之中,或者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问题青年纠合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1]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地震带来的恐惧感又催化了这一过程,灾难使他们坚强也使他们更加叛逆。
    据广元市利州区关工委,利州区人民法院2008的资料显示:2007年,区法院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8件110人,涉及抢劫、抢夺、诈骗、盗窃、寻衅滋事、盗掘古文化遗址、故意伤害、聚从斗殴等8罪。其中抢劫案件38件88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学生。
    2.智育教育再现短板。留守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理应在和谐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在学业上不断取得进步,但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厌学、辍学等现象。根据四川省妇联2008年的调研结果,农村中14周岁的留守学生在校率仅88%,在初中辍学学生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较高。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绝大多数 ,成绩优良的只有6% 。[2]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厌学已成为流失学生中的主要群体。
    利州区农村中学抽样调查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某初级中学初二年级4个班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测算显示: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与非留守学生存在很大差异,留守学生学习成绩的平均优秀率仅为4.8%,而非留守学生则高达16.7%。留守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差距表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独立人格逐渐形成阶段、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学习的自觉性还没有稳定地形成。因此,父母的关爱、监管以及必要条件的提供是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重要前提,而灾区的留守学生们在这些条件上显得太单薄和缺失,学业上的失败只是生活艰难的投影。
    在5.12大地震后,灾区留守学生在学习上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老师们普遍反映地震后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波动,表现出焦躁厌学情绪,大多数学生学习不如以前,留守学生则表现得更加突出。地震所留下的残垣断壁和余震的侵袭,使学生在恐惧中惶惶不可终日。满目疮痍的家园,缺失父爱、母爱的双重压力使留守学生包袱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学习难以跟上便也显得正常了。当他们在学习上难以取得成绩和满足感时,便选择弃学。
    3.人格养成教育任重道远。人格也称个性,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家庭是孩子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在孩子最具可塑性的时候,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孩子与父母建立的早期依恋、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都会对孩子的人格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已有研究发现,留守学生比较偏激、易猜疑、孤独、内向、缺乏自信,容易悲伤,自觉性不如别人;从性格类型来说,留守学生不稳定、不适应类型占了38%,稳定、适应但是消极适应型占了18%。留守学生来自家庭领域的需要比非留守学生强烈的多,他们比非留守学生更渴望父母的关爱与亲情,更重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理解。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灾区留守学生大多数都存在孤僻、偏激、内向等性格缺陷。
    4.心理塑造教育亟待加强。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地震灾区留守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表现的更加突出。(1)孤僻内向。由于缺乏父母关爱,灾区重建陌生人的增多,使交流渠道不畅,留守学生难以向对象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闭的心理;此外,留守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由于显性与隐性的现实差距,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得不到长辈的肯定或认同,内心容易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绪。(2)冷漠乏信。长期得不到亲人关爱的孩子渐渐淡漠了对亲情的渴望。根据调查,有18%的孩子认为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淡薄了”,41%的孩子表示只是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主要内容是“要钱”,一些留守孩子甚至表示把父母当成了“提款机”。[3] 亲情呵护的缺位,孩子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中长大,使得孩子们不懂得去享受爱,去关爱别人;心理支持的缺失,孩子缺乏应有的鼓励和肯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强,以至对成功的期望值偏低。地震后对生活的信心下降,使得他们更加缺乏信心而对人难以热情。(3)心胸偏狭。灾区留守学生过早和过多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生计所迫,容易产生社会不公的意识。因此,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会多些灰色成分,便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甚至是仇视社会的心理倾向。这使得他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容易产生偏狭的认识和过激行为。
    二、解决灾区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建议
    留守学生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灾区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1.以灾区经济社会事业重建为依托,帮助剩余劳动力就业,构建学生教育和谐环境
    灾区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因为长期的城市优先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及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地震灾区还打上了自然灾难的印记。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解决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新问题,必须大力加快灾区重建,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帮助更多的农民实现就地就业,使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家庭的关爱和教育。
    2.督促落实相关法规是解决灾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保证
    早在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有关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农民工子女就学应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很多地方也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并相继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借读费。但还有很多城市,在学校资源闲置的情况下,依然对农民工子女的入校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导致了大量学生留守,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在制度机制上不断创新,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城市中小学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学校愿意接收农村儿童。[4]为了防止父母对子女“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当”,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抚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父母因外出务工等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依法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切实保障留守学生的安全和权益。
    3.建立、完善学校和社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社区是个小社会,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政府应该发挥主导功能,联合学校、关工委、妇联、派出所,充分利用老教师、老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构建立体的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个体系将有助于全面、动态、细致地了解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情况,及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并且在发现新问题之后可以采取联动办法,妥善处理。在这方面,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据悉安庆的姥山社区就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陶行知家乡——安徽歙县创立的“代理家长”制度,包括我们在栖凤小学建立的“留守学生之家”,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留守学生的很多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地,所以学校在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把“留守学生”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来抓,要建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一是要健全和完善寄宿制,在此基础上,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的生活引导,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解决他们平时心理上的一些新问题。二是要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将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喜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以及和代管人的融洽程度,和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进行登记。三是要使家长和学校联系制度正常化、规范化。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电话会、网络会,通过多种会议形式,交流 “留守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四是要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五是利用志愿援助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学生及其家庭解决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成立一些生产和生活互助小组,减轻留守学生的家庭负担。
    4.提高留守学生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关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极其重要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国内教育专家俞国良等的探究得出了“学习不良儿童家庭资源、学习动机和认知水平因果关系的模型”,他们认为,对学习不良儿童而言,家庭资源对其学习动机有显著的影响;学习动机对认知水平也有显著的影响;家庭环境、父母关系和父母简单化策略对认知水平有稍微的影响;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资源对学习动机和认知水平有因果性的影响功能。[5]孩子的教育是关系家庭未来的大事,家长不可淡然处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灾区恢复重建中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将继续,留守学生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灾区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短短的十二天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讲不是十二天带去的付出,不是十二天带去的微笑,而是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让我对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让我明白了作为大学生的我肩上的社会责任有多重。
愿灾区的留守学生们在全社会的关心下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
[2]高培文.和谐社会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四川农村留守儿童为视角[J].经济和社会发展,2006(12):125-127.
[3]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和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6-157.
[4] 王璠.统筹城乡发展和体制创新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19-24.
[5] 田景正.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新问题的思索[J].当代教育论坛,2006(5):52.

 作者简介:王倩庭,女,1990年3月生,四川泸州人,现为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2008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