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团校★★★★★

创业创新需要“众人拾柴”

时间:2015-08-31 作者: 来源: 阅览次数:13893次 【打印】

                                     王钟的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13日   01 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业创新的风潮。“你创业了吗”“你有什么创新”成为许多“创客”见面打招呼的方式。但是,在这一股创业创新的浪潮中,也有人提出,创业只是小部分人所要做的事,创新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关系。这种对创业创新的怀疑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精神在社会中的进一步渗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创业创新事业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通过创新,大多数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力得以提高,必要劳动时间普遍缩短了。也就是说,创业创新不仅对科研人员、开发者有意义,对一线劳动者也有巨大的意义。广义上的创业创新,不局限于开一家公司、发明一个新产品,也包括一线劳动者做某项技术改进,这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到的。
    李克强总理曾对中外企业家说,“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今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仍然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总理的话延伸开来,创新应该还包括管理者改善生产流程,包括监管者为新产品打开“绿色通道”,更包括普通劳动者改进具体的工作方法。
    只要微观主体都具有创新活力,国家就能迸发出巨大的创新活力。可能对大部分创业创新者来说,与杰出科学家与知名企业家相比,他们的创业创新成果微不足道。然而,这些看上去微小的成果,组合在一起能够发挥强大的“长尾效应”。更何况,对微观主体来说,只要有心,创新不需要付出太大的成本。在平时工作中注重改进方法,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作出改变,就能够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如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脱离创新,生产会变得死气沉沉,生活会变得单调乏味。从这个角度看,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想创新,没有人会觉得创新是个麻烦事。其实,对创新的一个理解误区在于:过去人们把创新想得过于“高大上”,以为非得搞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发明创造才算创新。实际上,对这种过度神秘化创新的观点,公众也需要“去魅”。对普通人而言,创业创新可以很接地气,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当然,创业创新需要个人、组织具有担当意识,不要为可能遭遇的失败而气馁。如今,在媒体聚光灯下闪耀的那些创业明星,大多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站到了今天的位置上。可能对很多人来说,不希望看到人生的大起大落,但是这不意味着生活中就容纳不了创新。只要把失败的预期,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创新的试验就能保持无尽的魅力。与此同时,因为每一个人的参与,社会的创新环境更好,对创新失败的包容度也会更高。
    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考察了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听到创办人解释柴火的寓意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李克强欣然应允担任创客空间的荣誉会员,为创客“添一把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拾柴者。而创业创新正需要这种众人拾柴的氛围,参与的人多了,火焰烧得更旺,创业创新的成果也会更加激动人心。当这种拾柴成为一种习惯,创新之火就能常燃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