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亮老师为文新学子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讲话精神”
时间:2014-05-27 作者: 来源: 阅览次数:1329次 【打印】
5月18日晚7点30分,文新学院在新113教室举办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讲座,马克思学院刘永亮老师应邀主讲,文新学院2013级全体学生到场聆听讲座。 讲座开始,刘永亮老师首先介绍了95年前“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他指出,一战结束后,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组团以战胜国身份参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归还一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不但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而且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5月4日北京数千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全国各地学生响应号召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最终迫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然后,刘老师重点解读了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尤其对传承“五四”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史哲研究、创建一流大学要体现民族特色等一系列问题作了详细阐述。
刘老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和外汇储备居世界前茅,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但是,目前的国际形势对我国的崛起和发展有很多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必须继承“五四”时期提出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攻坚克难,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刘老师强调,在学习贯彻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明确当代青年肩负神圣的历史使命,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