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关于开展第四届大学生“新苗杯”辩论赛的通知

时间:2012-02-28 作者: 来源: 阅览次数:1664次 【打印】


今年是建团九十周年、“五四运动”九十三周年,为激发我院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氛围,提高青年的思辨能力、团队组织和协作能力,更好的展现当代青年大学生风采,院团委与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决定于2012年3月到4月开展我院第四届“新苗杯”辩论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四川文理学院10、11级学生
二.活动目的:
为庆祝建国六十三周年,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三周年,并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我院青年提升能力,展示才华提供平台。
三.赛程安排:
1.各系在3月15~25日前完成组队,每队4人。3月20日抽取初赛签(地点在莲湖校区新126教室),公布初赛对阵双方及相关辩题(抽到偶数的在莲湖校区—126教室进行辩赛,奇数则在南坝校区学术报告厅,特殊情况除外);
2.初赛:4月6、8日晚共七场比赛(莲湖校区四场、南坝校区三场)。地点:莲湖校区126教室、南坝校区待定;
3.复赛:4月14、15日晚共四场比赛(4月7日第二轮抽签 地点:莲湖校区126教室);
4.半决赛:4月22日晚共两场比赛(4月13日第三轮抽签 地点:莲湖校区126教室);
5.总决赛:4月27日晚共两场比赛(4月19日第四轮抽签地点:莲湖校区126教室)。
四.奖项设置:
由院团委、社团联合会颁发证书,设团队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优秀辩手7名、最佳辩手7名、金牌辩手1名。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联系人:徐蓓(论辩协会会长) ,电话:13778372767。
共青团四川文理学院委员会
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
2012年2月28日
附:四川文理学院“新苗杯”辩论赛规则
辩论赛流程简介:
1.主持人自我介绍,致开场词然后宣布辩论赛开始
2.主持人介绍评委
3.主持人宣布辩题,然后介绍参赛代表队及所持立场
4.参赛队员作自我介绍
5.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6.辩论过程
7.观众自由提问时间
8.点评嘉宾进行点评
9.主持宣布比赛结果
10.辩论赛结束
辩论赛赛制简介:
1.开篇立论,正反双方一辩依次进行发言,时间各为三分钟
2.正反双方二三辩分别提问进行攻辩,时间各为一分三十秒
3.正反双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陈词,先由正方开始,时间为一分三十秒
4.自由辩论环节,时间各为五分钟。先由正方任意一名队员起立,发言完毕后,反方任意一名队员即可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至双方时间用完为止。在此环节内,每位辩手的发言顺序,次数和时间不受限制。
5.观众提问环节
6.正反双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时间各为四分钟,先由反方开始
7.点评嘉宾进行点评
8.主持人宣布结果
辩论赛细则:
1.时间提示
自由辩论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三十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一次钟声终止发言。攻辩小结阶段,每方使用时间剩余十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其它阶段,每方队员在用时剩余三十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铃声提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终止钟声响时,双方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陈词
提倡即兴陈词,引经据典恰当。
3.开篇立论
开篇立论无需在理论的层面上过多纠缠,理论要求逻辑清晰,言简意赅。
4.攻辩
(1)攻辩由正反双方二辩开始,正方双方交替进行。
(2)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正反方二三辩有且必须有一方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次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攻辩双方必须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重复提问和回避提问均要被扣分。每一轮攻辩,攻辩角色不得互换,辩方不得反问,攻方也不得回答问题。
(4)正反方选手站立完成第一轮攻辩,攻辩双方任意一方落座时视为完成本方攻辩,对方选手在限时内任意发挥(陈词或者继续发问)。
(5)每一轮攻辩阶段为一分三十秒,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十秒,每轮必须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二十秒。用时满时,以钟声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或回答,不做扣分处理。
(6)四轮攻辩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限时一分三十秒。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姿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情况的背稿。
5.自由辩论
这一阶段,正反双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的计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计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以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一方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还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
6.观众提问
观众提问阶段正反方的表现算入比赛成绩。观众提出的问题先经两位以上规则评委判定有效后,被提问方才能回答。正反方各回答两个观众提出的问题,双方除四辩外任意辩手作答。一个问题的回答时间为一分钟,如一位辩手的回答用时未满,其他辩手可以补充。
7.总结陈词
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赛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脱离实际,背诵事先准备的稿件,适当扣分。
辩论赛评分标准(一)
个人评分标准(共100分)
1.语言表达(20分):普通话标准、语速适中;预调平仄合理;口头、肢体语言和谐;修辞得当、表达合理;表达流畅、说理透彻;
2.逻辑推理(20分):逻辑推理过程清晰;论证结果合理、有力;善于处理逻辑难点;
3.辩驳能力(20分):提文简要;设问针对性强、获利强劲;回答问题精准、处理问题有技巧(攻、守、避合理);反驳有理有据、论证有力; 引用实例恰当;
4.临场反应(15分):反应敏捷;用语得体;技巧多元得当;
5.整体意识(15分):分工合理、协调一致;衔接有序、互为攻守;自由辩论错落有致;
6.综合印象(10分):仪态、着装合理;台风与辩风;有风度及幽默感;尊重对方辩友、评委和观众;
辩论赛评分细则(二)
团体评分标准(共300分)
1.立论陈词(30分):开篇立论逻辑清晰,言简意赅;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分析透彻,引证有力;论据内容丰富,引用资料充分恰当、准确;分析的角度和层次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语言表达流畅、有文采;
2.对辩辩驳(40分):表达清晰、论证有力;回答问题精准、处理问题有技巧;推理过程合乎逻辑,事实引用得当;针对性强,有理有据;
3.攻辩小结(20分):全面归纳对方的矛盾与差错,并作系统的反驳和攻击;提问简明,击中要害;辩护有理有据及有力,说服力强;
4.自由辩论(60分):攻防转换有序,把握论辩主动权;针对对方的论点、论据进行有力反驳;坚守并能进一步巩固、扩大阵地;
5.回答提问(20分):根据辩论的整体形象,从形象配合、语言运用、临场反应等反面评分;
6.总结陈词(30分):全面总结本方的立场,系统反驳对方的进攻;为本方辩护;语言表达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7.语言风度(50分):用词得当、流畅;预调抑扬顿挫、语速适当;表达清晰、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8.团队配合及临场反应(50分):团队的整体形象,从辩风、整体配合、语言运用、临场反应等方面评分;有团队精神,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流畅;反应敏捷,应对能力强;回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效的辩驳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