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易展博士作“巴文化历史与考古”学术报告
2016年6月16日晚,何易展博士在莲湖校区学术报告厅B厅作题为“巴文化历史与考古”的讲座。文学与新闻学院书记兼院长杜松柏教授出席并主持本场讲座。文新学院数名老师及两百余名学生到场聆听讲座。
讲座开始,何博士深刻讲解了“巴”的内涵,他通过各个时代“巴”字的古文字形态与部族人民生活习俗的关系来说明了巴文化与社会生活历史地理的关系。“巴”字的由来和图腾变化深受西南山地、自然地理影响。“巴”文化辐射的区域包括重庆,贵州,四川等大范围地区。他还谈到,经过历史地理的演变,“巴”与“井”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然后何老师还谈到学术界对于“巴”字的认识。《山海经》里说到“巴”字最早是地域概念,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此事的争辩,文献上就有很多关于族源、地源的说法。例如《山海经》中就记载到:巴为太皋之后,源于东夷,发迹于甘肃东南部。《世本》在对于巴的认知上就有所不同,它记载到:巴出自巫觋,源于豫鄂交界的巫山一带。对于各文献之争,何老师还谈到了文献证伪的问题,例如《山海经》和《世本》。《山海经》是最早记载巴人的文献,是先秦古籍,《世本》被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但由于流传问题它的证伪犹有争议。对于此问题,何老师认为根据考古证明,后人看到的《山海经》肯定有所错乱,对于年代和注释都不可考证。我们应结合两种方法来研究它,既把它作为地理文献来学习,又把它看作神话传说来认识。为了解巴文化历史,现存的《风俗通》也值得我们学习。何老师总结到:我们研究要注意文献的背景、时代、传承体系等因素,要与文史哲多学科视野结合,要用考古印证。
接下来,何老师提到了文史视野与历史文化考古的话题。在川东等地出土的文物和文献也证明了巴地有起长远的历史,但因为人民活动与迁徙方向有其复杂性,考古学也有一定的局限。巴人的迁移因地理、战乱、疫病、内乱和政治变迁有其复杂的可能性,人类长远的历史与变故造成了考古考证性的不可考。他简述了巴人活动与迁徙,宣汉罗家坝遗址。并以“捍关”为例,谈到巴楚相争之时,边界设“捍关”,对于“捍关”的位置有所争议。何博士认为“捍关”应在大岭湖入江口,并向我们展示了“捍关”的演示地图。之后,何博士还向我们展示了一些与“巫”有关系的考古发现,他谈到巴文化既有地域性的一面,也有共同性的一面。
讲座结束,杜松柏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何博士能在资料很少的领域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与成就是极其不易、极其值得敬佩的,鼓励同学们学习何博士的钻研精神并感谢何老师为我们带来本场精彩的讲座。
撰稿:吕 阑
审稿:彭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