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文学经典  培养人文情怀——西华师范大学周晓琳教授应邀来文传学院讲学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11月5日19:00,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周晓琳教授应邀在莲湖校区学术报告厅B厅为文传学院学生作题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化中的名人效应》学术讲座。学校科技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程碧英教授、学院党总支书记冯进教授、班主任老师及2015级全体同学到场聆听。讲座由冯进书记主持。
        首先,周晓琳教授从当今的国学热、文学奖及文学经典的塑造引出了名人效应在文学经典中的影响。她肯定了经典的典范性、价值的普世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针对民众对李白、陶渊明等文人的崇拜现象,提出名人效应能促进生产、商业和旅游的发展。引用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静夜思》、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经典诗篇,例证了经典诗篇因名人效应而产生的独特的文学效应。其次,周晓琳教授就名人写作与文学经典的生成,引用了白居易的《琵琶行》、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向大家分析了古代文学拖名传播的名人效应,指出文学经典的生成离不开名人效应。同学们都被周晓琳教授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所吸引,掌声不断。紧接着,周晓琳教授循序渐进的为大家讲解了名人好尚与文学经典的生成的关系,她认为帝王喜好对古代文学经典的生成具有推动作用,例如《兰亭集序》进入文学家的视阈就是由于帝王对它的偏好重视。周晓琳教授重点强调了考察名人效应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决定要素在于它本身的价值;二是并非所有的名人都具有放心经典、树立样板的主客观条件;三是名人效应的考察要有辩证统一的哲学观点。
       
最后,冯进书记对此次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他首先对周晓琳教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学习经典不仅仅要从兴趣出发,更应有一种传承中华文化的情怀与担当,希望同学们从国学经典著作中汲取古人智慧,围绕“三心四能五复合”,努力培养脚踏实地、为人诚恳、勇于担当的品质,为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不断添加砝码。(撰稿人:何国煌;审核:冯进)